祝云早早开

“前日风雪中,故人从此去。”
约稿请带要求和预算。
评论不一定回复。

《板桥杂记》整理

“记述了明朝末年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旧院诸名ji的情况及有关各方面的见闻。”

前两天翻了《板桥杂记》,记一些知识和趣事留着用(我又在搞这些奇怪知识x)

 

 

【十六楼】

明初在南京内外开设十六楼,并派专人管理,即官ji。十六楼分别为:南市、北市、鹤鸣、醉仙、轻烟、淡粉、翠柳、梅妍、讴歌、鼓腹、来宾、重译、集贤、乐民、清江、古城。


【旧院】

明初设富乐院于乾道桥,明中叶以后,改称旧院,亦称曲中,为名ji聚居之所。前门对武定桥,后门在钞库街。和考试的贡院就隔了一条河。


【珠市】

“珠市在内桥房旁,曲巷逶迤,屋宇湫隘。然其中时有丽人,惜限于地,不敢与旧院颉颃。”

 

到了明末只剩下了南市,珠市和旧院。其中“南市者,多卑屑ji所居;珠市间有殊色;若旧院,则南曲名ji,上厅行首皆在焉”。

旧院内部又有划分——“ji中有铮铮者,多在南曲、中曲,其循墙一曲,卑屑ji所居,颇为二曲所轻视。”

 

【称呼】

ji家,奴婢称之曰“娘”,外人呼之曰“小娘”,假母传声曰“娘儿”,有客,称客曰“姐夫”,客称假母曰“外婆”。(假母即鸨母。虽然但是,叫娘还是有点奇怪)

 

【游乐】

长板桥上携手闲行,吹箫度曲。

秦淮灯船,“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,” 火光蜿蜒,喧阗达旦。

 

【南曲衣裳妆束】

淡雅、朴素为主,“衫之短长,袖之大小,随时变异,见者谓之时世妆也。”(引领四方潮流x)

鸨母虽然年纪大,也都是“盛妆艳服,光彩动人。”

 

【梳拢、上头】

“初破瓜者,谓之梳拢,已成人者,谓之上头。”

第一次接客,称作“梳拢”,此后就当梳髻。

古代女子年十五始用簪梳发,叫上头,是成年的标志。

 

【从良、婚娶】

从良落籍,归祠部管,祠部归教坊管。

从良时需要的钱,如果鸨母是亲生母亲,需要的钱就少些,假母则会勒索高价。

旧时俗语有“娘儿爱俏,鸨儿爱钞”

 

明代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

参见寇湄出嫁——“寇白门,南院教坊中女也,朱保国公娶姬时,令甲士五十,俱执绛纱灯,照耀如同白昼。”

一般都是做侧室,《板桥杂记》中的女子在所嫁之人死后,大致的出路有:改嫁、重新回到旧院等地、教女娃歌舞、做道士。

 

【习艺】

她们会跟一些艺人学歌舞、乐器、戏曲等,比较有名的是柳敬亭说书。

 

【盒子会】

大型姐妹聚会

 

“南京旧院,有色业俱优者,或二十、三十姓,结为手帕姊妹。每上元节,以春檠、巧具、殽核相赛,名盒子会。凡得奇品为胜,输者具酒酌胜者。中有所私,亦来挟金助会,厌厌夜饮,弥月而止,席间设灯张乐,各出其技能。”

《桃花扇》里提到的盒子会是在清明节,“深深锁住楼门,子弟只许楼下赏鉴。若中了意便把物事抛上楼头。他楼上也便抛下果子来。”

 

【一则奇怪故事】

顾媚嫁给龚鼎孳之后,没有儿子,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迷惑,不,魔幻操作——用木头做了个儿子。

 

“顾眉生既属龚芝麓,百计祈嗣,而卒无子,甚至雕异香木为男,四肢俱动,锦绷绣褓,顾乳母开怀哺之,保母褰襟作便溺状,内外通称“小相公”,龚亦不之禁也。时龚以奉常寓湖上,杭人目为‘人妖’。后龚竟以顾为亚妻。”

后来龚鼎孳在清朝做了官,他的原配童氏不愿意跟着他去京师,说“以后本朝恩典,让顾太太可也。”顾遂专宠受封。


——

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的整理,不一定都对,写文仍然边查边写orz


评论

热度(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