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心+蓝手=线上可商
叶雍,字子肃,是徐渭的一位好友,在戚继光幕中。
模糊记得徐渭有位朋友,是陈第还是戚继光幕里的,有一年在赴幕府的途中,毙于风雪。遂感慨原来人生并无青云路,只有这样消磨人的风雪路。
今天检索发现,大概是我记错了吧,并没有风雪这样的细节,只有一首《子肃再赴戚总戎所,未至,死于都下》——
叶雍,字子肃,是徐渭年轻时的好友,应是文长在跟从季本学习的时候结识的。骆玉明称其“一生为幕僚,生活清贫,患病在乡,应戚继光之招,迫于生计抱病北赴蓟州,徐渭曾有诗送行,不料中途竟死在北京。”
叶雍应是一直跟着戚继光辗转各地,他再赴闽幕时,徐渭送别诗云“我昔曾操记室文,君今又作幕中宾。”
赴三团营,当时叶雍病喘,众人都劝他不宜前往,徐渭写诗宽慰之,并提到戚总兵是其旧主。
叶雍最后一次再赴戚幕时,中途死在京城,徐渭有祭诗,与他颇有同病相怜之感:“共拟归来作生计,不堪老去哭相知”“共怜踪迹随萍梗”
他还有在吴地游学的经历:沈錬跟徐渭、叶雍同为好友,有《送叶子肃文学游广陵》,说他是“君仗才名客吴地,好迎春律向江都。”
与叶雍相关的最有名的文章是徐渭为其所作《叶子肃诗序》,文长在序中反对一味剽窃模拟,称赞叶子肃之诗真情流露,言语无拘,“盖所谓出于己之所得而不窃于人之所尝言者也。”
几百年后的我,籍籍无名的我,走在高天和长风下,满心都是市侩琐事,看着落叶和飞鸟,忽然想到文以载道,想到继往圣之绝学、开万世之太平,愧于才识浅薄,感慨自己的平庸无趣,在这样的瞬间,想到几百年前死于谋生路上的另一个文人。